合易观察 首页 > 合易观察 >

浅谈民国时期中国乡村发展


中国自古将农业看作国之根本,乡村是国家旺盛生命力的来源。远至秦朝,乡村便已是国家繁荣的基础,是政权是否巩固的根基。尤其在古代,为了维系王权的延续,每个朝代的政权都对农业极为重视,通过各种政治手段进行干预,以期推进发展。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是乡村,乡村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甚至决定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




待封建统治结束,中国进入民国时期开始,中国乡村发展的理论伴随着中国乡村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和完善。从梁漱溟的文化论、晏阳初的教育论、卢作义的以工促农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人民 公社运动,解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当前针对三农问题的城乡一体化观点,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而作出的决策选择。农村跟随着历史的长河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面我主要对民国时期农村发展措施进行主要阐述。

    进入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万事常效仿欧美,农业方面也不例外。国民政府看到欧美现代化农业成功先例,迫切想将其成功完全移植入中国,但中国的经济、农村以及农民不同于欧美,任何一种企图用欧美农业现代化模式来改造中国农业的设想,都是行不通的。当时,中国农业人口数量远庞大于欧美,而人均耕地又远低于欧美;中国的农业经营一直是一种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生产单位非常小,一般农户为4~6人在10亩(甚至不到10亩)的土地上耕作,除了在东北、西北等地广人稀之处可以有限地进行农场式经营外,其他地方要兴办资本主义式的大农场极为困难,使得推行农业的集约经营、大规模经营艰难。
南京政府成立后,在农村建设与农业问题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进行省以下政权的调整;进行土地清查和整顿;推行减租政策;开展复兴农村的整体运动。另南京政府遗憾的是,这些措施收效甚微。措施失败的原因众多,措施本身并不适应当时的中国社会,归根结底,仍是未透彻了解当时农村及农业的情况,没有从实际出发,过度借鉴国外经验,再加之国民党内部各派权利制约,实行力度不够,使措施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广大农村和农民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包袱,特别是对国家政治带来了巨大影响。
虽然民国时期对农村及农业发展采取的多项政策措施均以失败告终,但其中一些大胆的改革探索,仍取得一定成绩,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1)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

晏阳初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认识到“中国平民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一直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20年代末,晏阳初以河北定县为点,以一种“宗教家的精神”,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通过四大教育,力图解决百姓的愚、穷、弱、私四大病根,增进其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定县的文盲大大降低。同时,结合教育,成立农民“自助社”,推广和改良粮棉品种及畜业品种。但当实验由教育延伸到县乡行政时,晏阳初遇到了麻烦。由平教会制定的《债务调解法》,得罪了高利贷者,严格的禁赌,又惹怒了地主豪商,实验推行艰难。中日战争爆发后,实验彻底终止



3)苏区的土地革命    苏区的土地革命是当时最为成功的农村及农业改革。    就苏区范围来说,从井冈山开始,就着手用土地革命来发动农民。毛泽东根据中国大地主少而小地主多的实际,认为“要能全部抓住农民”,必须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经过《兴国土地法》(1929年)、《三七土地法》(1930年)的调整,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变成了没收地主土地,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分配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可以租借买卖。这一土地政策团结了大多数中农,使他们成为共产党最有力的支持者。通过土改,共产党的基层政权组织被牢固地建立了起来,历届政府未能深入的农村社会基层,被共产党牢牢团结在一起。







相关推荐
浏览量:56